AI燒錢現狀:顯卡三年淘汰回本需十四萬億
AI投資狂潮:科技巨頭競相砸錢,誰能最終盈利?
人工智慧(AI)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當前,全球企業對AI的投資熱情高漲,甚至可謂「瘋狂」。在這場技術競賽中,沒有人願意落後,各大公司紛紛投入巨資,試圖在未來的AI版圖中佔據一席之地。
千億美元級別「燒錢」戰役,AI硬體更新速度驚人
AI產業堪稱科技領域有史以來「燒錢」最快的行業之一。微軟、Meta、Google等國際科技巨擘在AI領域的投資皆以數千億美元為起點。而在中國,阿里巴巴宣布將投入3800億元布局AI業務,領先於國內多數企業。
如此龐大的資金消耗,與AI硬體快速迭代密切相關。由於AI運算對算力需求極高,顯卡往往僅需三至五年便遭淘汰。NVIDIA目前推出的H200顯卡售價約為4萬美元,在中國市場報價從20多萬元到80多萬元不等,而更高端的H300與最新B200顯卡價格更為昂貴。
單卡成本有限,整體基礎設施才是投資核心
實際上,企業投資AI時並非僅關注單張顯卡價格,而是傾向於機櫃或整個數據中心的建設。據了解,一座規模達1GW的AI數據中心,投資金額介於400至500億美元之間。其中,硬體成本約占總支出的三分之二,其餘則用於土地、能源供應與開發等項目。
何時才能盈利?貝恩報告揭AI商業化門檻
那麼,AI究竟何時能為企業帶來利潤?貝恩資本近期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到2030年,科技大廠需部署約5000億美元的資本開支,並實現2萬億美元營收,才有可能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達成盈利目標。
根據此估算,未來幾年內,若AI企業無法達到萬億級營收規模,幾乎難以實現盈利。在此背景下,真正具備盈利能力信心的企業,或許只有NVIDIA。
NVIDIA掌握「賣鏟子」優勢,黃仁勳預言AI將主導全球經濟
作為AI時代的核心硬體供應商,NVIDIA被視為為全行業「提供鏟子」的企業,處於最有利的盈利位置。近日,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接受訪問時進一步描繪了AI的宏偉藍圖。他預測,未來AI將佔據全球三分之二的GDP,市場規模有望突破50萬億美元。
隨著技術持續推進與基礎設施不斷擴張,AI正逐步重塑全球經濟結構。然而,在通往盈利的道路上,大多數企業仍面臨巨大挑戰,唯有掌握關鍵技術與資源者,方有機會笑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