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充電頭首充現焦痕
蘋果40W充電頭驚傳燒蝕問題 用戶投訴引發社交媒體熱議
近日,多起關於蘋果新款40W動態電源適配器的用戶投訴在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引發廣泛關注。多名消費者反映,其購於9月10日隨iPhone 17系列同步上市的國行版329元充電頭,在首次或數次使用後,插頭金屬部位出現明顯燒蝕痕跡,部分案例甚至伴隨黑色焦痕與材料剝落。
首次使用即現異常 官方回應遭質疑
一位顧客表示,她於9月19日在蘋果直營店購買該充電器,僅為iPhone 17充電20分鐘便聞到焦味,檢查發現插頭接觸面有直徑約3毫米的燒蝕凹坑,周圍金屬呈現藍黑色氧化層。現場店員承認屬「異常情況」,但蘋果官方售後以「不影響功能使用」為由拒絕退換。
類似案例迅速在社群平台擴散,話題#蘋果329元充電頭曝燒黑#閱讀量已突破2.3億次,數百名用戶上傳實拍照片。其中,17%的通報案例發生於首次使用情境,引發對產品品質與安全性的普遍擔憂。
技術設計潛藏風險?專家解析燒蝕成因
從技術層面分析,此款充電頭採用可摺疊插腳設計,國行版本仍保留傳統孔洞結構,而美版已取消此設計。電子工程專家指出,金屬插腳與插座接觸時可能產生電弧放電,尤其在潮濕環境或插座老化的條件下,更容易加劇氧化反應,導致局部高溫與材料損傷。
此外,該適配器標稱穩定輸出40W,並具備峰值60W的動態功率調節技術。實測顯示其短時間內可釋放高功率,對內部電路保護機制提出更高要求。若過壓或過流保護未即時啟動,可能增加元件負荷與發熱風險。
客服稱「黑痕正常」 法律界籲正視安全隱患
面對大量投訴,蘋果電商平台客服回應稱:「黑色痕跡屬正常電流傳導印記,可用酒精棉擦拭清除」,並強調「只要設備能充電就不算質量問題」。此說法引發公眾強烈反彈。
該說法亦讓人聯想到2023年雲南一名用戶因充電器漏電導致床單燒焦事件,當時蘋果同樣以「非致命電壓」淡化處理。法律界人士提醒,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若產品存在危及人身或財產安全的不合理危險,企業應依法承擔修理、更換、退貨乃至召回責任。
配件分拆銷售惹議 歐盟法規已明確規範
此次風波也凸顯蘋果將充電線與適配器分開販售的策略爭議。儘管iPhone 17支援20分鐘充至50%的快充功能,但用戶需額外購買329元的USB-C電源適配器與149元的數據線,完整快充體驗成本較前代增加近五成。
此種「環保拆分」模式已受到監管挑戰。根據2024年生效的歐盟《通用充電器法案》,所有在歐盟銷售的行動裝置必須統一採用USB-C接口,且須隨機附贈充電線,蘋果在當地市場已調整包裝內容,但在其他地區仍維持現行銷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