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競技指導員:青年從校園到職場的就業新選擇
「在全球化與數位化浪潮下,電子競技展現出獨特的核心價值,它作為數位經濟的新引擎和動能,正在重新定義文化交流的邊界。」中國文化管理協會副主席李小磊日前在2025全球數位經濟大會國際電子競技發展論壇上指出,「數位技術為文化表達開闢了新天地,當世界各地的年輕人在電競平台相遇時,他們不僅在競技,還在進行最真實的文化對話。」
「我去上面截他,快走!……這把漂亮!」林澤是一名兼職電子競技指導員,已經在頭部電子競技指導平台做了七年「大神」。「這是我的第二職業,與熱愛相關,僅兼職有時候一個月收入能過萬。」林澤介紹,電競對於年輕人而言已不陌生,無論是提升技能還是社交組隊,用戶需求充足。他要做的,一方面是通過講解和演示,指導其他玩家遊戲水準得以提升;另一方面,是要能在恰當的時候,給玩家正能量的支持和鼓勵。林澤代表的是當下電子競技行業下游服務業內備受關注的新職業,是青年靈活就業的典型代表。
電競行業發展迅猛,用戶規模持續擴大
電競行業的火爆,帶來了玩家數量的激增:《2024年中國電子競技產業報告》顯示,2024年,我國電子競技用戶規模已達到4.9億,仍在逐年增長。用戶增長背後是產業日益成熟的发展。當前,隨著產業的不斷成熟,電競行業趨於職業化發展,由此帶來的下游服務業——「電子競技指導」行業也逐漸通過平台化、系統化的管理體系得以爆發式發展,從業人員也正逐步獲得職業化成長。
規範出台,推動行業正向發展
2022年6月,上海市電子競技運動協會正式起草《電子競技指導員管理規範》及《電子競技指導員服務能級評價導則》,其中明確規定將通過專業考核,從思想政治、表達規範、個人認識、時事要聞、法律常識、行業概況、專業技術等方面對從業者進行全方位培養和引導,提升從業人員整體水準和整個行業的服務水準。
「規範的出台代表官方對電競指導行業的肯定。」不少從業者對電競指導領域就業表示樂觀。可以說,當下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靈活就業時,電子競技指導這門新興職業為行業輸送了大批從業者,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目前青年就業的社會難題。更重要的是,從校園到職場,電子競技指導員這一職業為青年人提供了非常好的過渡。
新就業熱門賽道:電子競技指導員
「不但能實現靈活就業,還得到了外界的肯定,有了『身份』,感覺自己的選擇和堅持沒有白費。」去年11月,山煙通過電競協會的官方報名渠道遞交了《電子競技指導員》等級考核報名表。山煙在深圳一所大學讀法學,2018年大學畢業後就順利進入當地一家傳統企業,「剛工作時,很多東西都不懂,壓力很大,電競是我工作之餘放鬆自己的方式。」
雖然她是女孩,但山煙的競技策略很強,比一般男生打得都好,「身邊的朋友都愛找我組隊,喊我大神,甚至讓我指導上分。後來了解到有一個新職業叫『電子競技指導員』,全職兼職都可以,很適合我。」很快,山煙選擇擔任電子競技指導員來作為自己的副業,每天除了會在手機或者電腦前指導玩家如何更有效地進行遊戲,有時候還會通過聊天讓遊戲氛圍更有趣不沉悶。
「起初家裡人對打電競有些偏見,但當他們看到我通過電競指導兼職獲得了甚至超過我主業的收入,還結交了很多好朋友,都開始支持我的這份『新事業』了,連我爸爸都覺得,能把熱愛與工作結合,我們這些年輕人很了不起!」更讓山煙有信心的是,電子競技指導員開始逐步有從業規範考核,實現「持證上崗」,在她看來政策的支持是對職業的肯定,是對該領域從業者的價值認可。
靈活就業新選擇,行業規模持續擴張
近年來,數位經濟的發展,使得靈活就業的內涵和外延不斷被改寫。據人社部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靈活就業人員已經達到了2億人左右,已成為我國勞動力市場的重要就業方式。「『靈活就業』並非外界所誤解般是找不到工作而選擇『打零工』,而是新的就業選擇。」山煙認為,相對於傳統的就業形式,電子競技指導員的就業模式更具備靈活性,是平台經濟新商業模式下產生的新職業形態。
事實上,早在《魔獸爭霸》《CS》等電競項目火爆網絡的年代,新手玩家為了提升技術、體驗遊戲快感,就已經習慣於尋求高手進行指導,這成為電競指導員的雛形。而近年來隨著電競逐漸被主流認可,電競指導行業也通過平台化、系統化的管理體系得以爆發式發展。據數據顯示,如今參與到電競指導行業的從業者已超過10萬人。
「持證上崗」規範發展形成正循環
「最初只是想工作之餘掙點零花錢,但時間久了後發現自己越來越喜歡上這門職業。」無涯現在平台做全職電子競技指導員已經快6年,「電子競技指導自帶強社交屬性,大家除了遊戲水準得以提升外,還能結交到來自不同城市不同領域的朋友,了解到自己此前從未接觸過的世界,而這是傳統工作無法帶來的體驗。」
隨著電競成為當下全民關注的熱門產業,作為產業鏈一環的電子競技指導服務也逐漸建立和完善著行業規範標準。「未來也勢必將吸引更多選擇靈活就業的年輕人湧入,以在這一領域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電競行業觀察者馬靜說。
「身邊很多朋友現在都傾向於選擇『靈活就業』。」無涯告訴筆者,年輕人在選擇就業時,不一定優先考慮薪資待遇,但一定得是自己擅長的,且做起來最舒服的,他們更注重職業發展潛力與自身興趣愛好的匹配度。「有朋友選擇繪圖接單,有朋友閒暇之餘跑網約車賺錢,而我最喜歡的是電競,肯定選擇它了。」
全職做電子競技指導員的日子裡,無涯和來自天南海北、年齡身份各有差異的玩家一起打電競,有時候一起組隊上分,有時候就是在競技世界裡連麥互相吐槽一下工作生活。「很多用戶也都是獨自在外打拼的年輕人,其實對輸贏並不看重,更多是希望在電競遊戲中得到成長,以及希望找到傾訴對象獲得精神上的放鬆。」在他看來,電子競技指導員這份工作充滿價值和意義。
職業規範逐步完善,推動長期健康發展
隨著電子競技指導員相應的職業發展逐步規範化,越來越多年輕人將這一職業視為靈活就業的選擇。為了更好的規範電子競技指導員作為新職業的長期健康發展,2022年,上海市電子競技運動協會發布《電子競技指導員管理規範》,首次從資質認定、服務能級、技能等級等維度劃定行業紅線。
此後,四級考核制度與職業技能認證平台上線,從業者需通過思想政治、法律常識、專業技能等培訓後即可實現「持證上崗」。據協會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協會啟動等級考核能避免這個行業因為小部分管理的缺失而導致整體的消亡。廣大從業者從踏入行業的那一刻起就樹立正確的從業價值觀,以標準作為行業規範的抓手,從而帶動行業有更健康的理性發展。
當然,獲得資格只是這份工作的第一步。「電競指導員所承擔的工作不單單是帶其他玩家一起上分、做任務,更有着傳播文化和社會主流價值觀引導的作用,甚至成為大眾文娛生活的精神導師。」無涯說,「我希望在電競指導中融入人生態度,在恰當的時候給身邊的朋友以及在電競中相識的人正能量的支持和鼓勵。而這才是電競指導員的社會價值所在。」
退役選手新出路,行業人才結構年輕化
事實上,電子競技指導員從業群體中不乏「大神」人物,有不少知名電競戰隊的職業電競選手,在退役後會通過這一渠道獲得新就業。
據人社部發布的《新職業——電子競技員就業景氣現狀分析報告》顯示,我國正在運營的電子競技戰隊(含俱樂部)多達5000餘家,電子競技職業選手約10萬人。同時還有大批量半職業、業餘電子競技選手活躍在各種中小規模電子競技賽事的賽場上。
但由於電競選手的職業生涯相對短暫,每年都有不少因年齡、競技狀態等原因退役的職業選手,「電子競技指導員是退役選手很好的再就業選擇,頭部的電競指導平台會給予職業退役選手相應的扶持,他們在競技經驗在平台能得到更好地發揮。」一位退役選手表示,對於部分不擅長社交,但擁有高水準遊戲技術和經驗的職業選手而言,成為電競指導員是不錯的就業方向。
「誰不希望技術高超的職業選手能和自己一起打電競呢?更何況還能得到他們的指導。」
政策支持與市場需求雙輪驅動,行業前景廣闊
國家體育總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電子競技指導員的職業化,是落實『十四五』就業促進規劃中『支持新就業形態健康發展』要求的具體實踐。」
數據顯示,86%的電子競技指導相關從業者薪資達當地平均工資1-3倍,頂尖職業選手年薪突破百萬。巨大的市場需求創造著大量就業機會,而年輕人的加入使得在自身實現靈活就業之時,也一定程度上舒緩了社會就業難題。
據中國音像與數位出版協會電競工作委員會統計,截至2024年6月,全國電子競技指導員從業者超58萬人,同比增長32%。其中「90後」「00後」佔比82%,本科及以上學歷者達36%,職業群體呈現年輕化、高學歷化特徵。北京、上海、廣州等15個城市從業人員密度最高,杭州、武漢等新一線城市增速達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