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佔將死?索尼PS5首發遊戲數量較PS3時代暴跌近70%
索尼PS3至PS5世代首發原創遊戲產量銳減
根據外媒clawsomegamer的統計,索尼在PS3、PS4及PS5三代主機上的第一方原創遊戲數量呈現大幅下降趨勢。PS3時代(2006-2013年)共推出了91款遊戲,而PS4時代(2013-2020年)則減少至34款,降幅超過60%。至於PS5時代(2020年至今),預計至2025年中期僅會發布18款遊戲,整代總數可能不超過28款,與PS3時代相比減少了69%。
PS3時期:創新的黃金年代
在PS3時期,索尼內部工作室如Japan Studio和Santa Monica每年推出超過10款遊戲,涵蓋大型3A作品(例如《神秘海域2》和《戰神3》)以及小型創意遊戲(如《無限迴廊》和《PixelJunk Eden》),形成了持續創新的生態系統。
PS4與PS5時期:少而精策略
進入PS4與PS5時代,索尼轉向「少而精」的策略,專注於《戰神:諸神黃昏》、《地平線》和《蜘蛛俠》等成熟IP。單一項目的開發週期延長至5至7年,成本也飆升至數億美元(如《蜘蛛俠2》的開發和市場推廣費用超過3億美元)。中小型項目逐漸被取消,第一方遊戲的製作團隊規模擴大至百人以上,風險集中在幾個主要IP上。
多樣化內容提供與收入來源
為了維持內容供應,索尼依賴重製版遊戲(如《最後生還者》復刻版)、PC移植作品(如《地平線》和《蜘蛛俠》)、訂閱服務(PS Plus)以及線上服務型遊戲(如收購Bungie後的多人在線遊戲布局)。此外,通過影視授權和第三方分成來拓展收入來源。
創意多樣性的犧牲
儘管索尼目前的策略獲得了口碑和銷量的成功,但也導致創意多樣性的減少。玩家普遍懷念PS3時代的「驚喜感」——那時未經預熱的小品級獨佔遊戲隨時可以上架,開發自由度和類型豐富度遠高於現在。
類似時尚品牌的營運模式
現階段,索尼PlayStation的營運模式已類似於一線時尚品牌:每年僅推出少量「重磅款」遊戲,依靠經典系列來延續影響力,而非持續探索新領域。
《卡厄思夢境》公開!《第七史詩》團隊新作肉鸽卡牌
« 上一篇
2025-07-03
卡普空RE引擎首登Switch2 穩定60幀絲滑體驗
下一篇 »
2025-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