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方惠美反對AI聲音濫用

遊戲資訊 2025-09-28 2

聲優緒方惠美反對AI重現已故者聲音 引發社會廣泛討論

隨著生成式AI技術快速發展,除了圖像生成外,「AI聲音學習」也成為新趨勢。透過將特定人物的聲音資料交由AI學習,即可模擬出高度相似的聲線,此技術雖具創新潛力,卻也引發倫理與法律爭議,尤其對聲優等聲音工作者造成極大衝擊。

緒方惠美公開表態:不願死後聲音被AI使用

資深聲優緒方惠美近日在社交平台上發文,支持「NOMORE 無斷生成AI」組織,並針對「故人AI聲音服務」提出嚴正立場。她明確表示:「我再次強調,不希望在我過世後,我的聲音被拿來使用。希望你們能記住曾經活生生站在你面前的我,還有作品裡的聲音,直到永遠。」

質疑AI重現親人情感背後的代價

緒方引用一則關於「用AI重現因癌症過世妻子」的新聞,提出深刻反思:「假設真的能用AI重現自己的家人,那你能和那個AI相處多久?你能一直負擔每年30萬日圓的維護費嗎?能忍受那種明明很像卻總有點不對勁的笑容嗎?」

她進一步追問:「當你意識到再也無法和對方共享未來時,你能親手把那個開關關掉嗎?到頭來,還是會走到那一步的。」這番話引發網友熱烈迴響,許多人開始思考科技與情感之間的界線。

呼籲尊重個人意願 建議立法規範

緒方惠美強調:「比起滿足自己的自私,我更希望能尊重對方的遺願。」她指出,AI重現不僅是聲優的問題,更是涉及每個人尊嚴的重大議題。「就像器官捐贈一樣,是否允許肖像或聲音被使用,應該由本人事先表明。」

她呼籲政府應正視此現象,制定相關法律加以規範,讓個人聲音、形象的使用權回歸本人決定。

AI聲音濫用缺乏法律約束 成為治理難題

目前多國著作權法尚未納入「聲音權」的保護條文,導致即使聲音被盜用或用於犯罪行為,也難以依法追責。這種法律真空狀態使創作者與公眾人物陷入被動,也讓「AI聲音重現」技術淪為灰色地帶。

有網友批評:「現在的生成式AI商業已經墮落得像盜墓,聽到只會讓人感到悲傷,甚至對亡者不敬。」究竟這是出於寂寞的情感投射,還是活著的人過度貪婪地利用科技延續虛幻連結,值得社會深思。

科技治理刻不容緩 各國應盡早立法因應

「AI聲音重現」議題日益嚴重,不僅觸及隱私權、人格權與倫理底線,更凸顯現行法規的不足。如何在科技創新與個人尊嚴之間取得平衡,已成為各國政府必須面對的科技治理課題。

隨著緒方惠美等公眾人物發聲,社會對於聲音與影像使用的自主權意識正在提升,未來相關立法與行業自律機制的建立,將是保障每個人數位尊嚴的關鍵一步。

点赞0
《光逝去的夏天》第二季確定!
« 上一篇 2025-09-28
犬山玉姬独角兽雷風手辦
下一篇 » 2025-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