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知大眾別再誤解西貝
預製菜爭議再起:華楠談添加劑與農藥殘留的真實風險
近期,西貝與羅永浩之間的預製菜爭議持續發酵,引發公眾對食品加工方式的高度關注。在這場討論中,華與華兄弟之一——華楠於個人社交平台發表深度見解,從食品安全角度剖析預製菜與傳統餐飲各自的潛在風險。
預製菜可能含添加劑,但健康風險相對可控
華楠指出,部分預製菜為延長保質期、保持風味或提升口感,確實可能加入防腐劑、保水劑、護色劑及非天然調味劑。這些成分長期攝取無疑存在健康隱患,這是預製菜不容忽視的缺點。
更需警惕的是非預製菜的農藥殘留與重金屬超標
然而他強調,若比較兩類食品的安全風險,農藥殘留與重金屬含量超標問題在非預製菜中更為嚴重,其危害程度至少是添加劑的十倍以上。一般餐廳從市場採購食材,來源複雜且缺乏統一標準,清洗與檢測環節難以保障。
預製菜在品質控制上具備系統性優勢
預製菜在農殘與重金屬控制方面通常更加嚴格,得益於工業化生產中的多道精細工序,包括標準化的清洗、檢測與包裝流程。這種機械化、大規模的生產模式有利於品質穩定與監管落實,整體安全性往往高於自由加工的餐飲單位。
消費者普遍缺乏對農業安全的基本認知
華楠表示:許多缺乏農業知識的人並未意識到農藥殘留與重金屬超標的嚴重性,也難以理解工業化標準加工與傳統自由烹調在品控上的巨大差異。事實上,街邊飯館的食材品質波動極大,而預製菜反而能提供更一致的安全保障。
現炒不等於新鮮,口感受限於個人感知
關於「現炒才新鮮」的觀念,華楠認為這更多依賴個人口感判斷。他提醒,正如西貝廚師所言:『他們不乾淨的話,外面沒乾淨的了……』,這句話背後反映的是行業內對食材源頭與加工過程管控的深切憂慮。
以下是華楠朋友圈全文內容:
等這一陣風頭過了我再聊預製菜,現在不湊這個熱鬧。
不參與網上吵架的話題僅說預製菜
預製菜的缺點是有可能為了延長保質期保鲜的味道或者提高口感加一些添加劑,保水護色,或者非天然調味劑,這些東西肯定不健康。
不過從另外一件事情看,兩害相權取其輕的話,更危險的是農殘重金屬嚴重超標,這個危害比上述添加劑大十倍不止。
預製菜相對而言農殘重金屬含量就會控制的比非預製菜要好得多,這個是生產工藝很多細節了,但是絕對控制的要好的多的多。而且容易監管。
預製菜可以控制成本之外還有就是控制品質,機械化大規模生產是很容易標準化的,只要那一套流程都走下來,清洗檢測環節做到了,肯定會比一般飯店在菜場採購的安全很多。
不懂農業的人意識不到農殘重金屬到了多嚴重的程度,也不懂工業加工和自由控制的加工的差別有多大。
至於是不是現炒新鮮不新鮮這個得靠自己的嘴了。
懂點餐飲的人就知道我說的自由飯館的品控多么不穩定了。